时间:2022-10-02 16:51:57 | 浏览:543
短短两天里,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密集前往郊区调研——出现在上周后半周的这一安排,过去不算多见。
3月27日,市委书记李强在金山进行了一整天的调研。28日,他又出现在青浦。同在28日,市长应勇赴崇明调研。
造访郊区是市领导每年调研的必选项,随着新的形势要求,每次在郊区调研的时间,往往比中心城区更长,所看的点位常常也更多。
首要的主题,无疑是“乡村振兴”。从去年起,这就成为上海郊区的重要关键词,并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后,同养老、托幼、旧改等共同构成“老、小、旧、远”四大痛点,成为需要着力攻坚的重点课题。
但在上海讨论乡村振兴,还不同于其他地方。一方面,上海的乡村振兴,特别是作为超大城市郊区的乡村振兴,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农村”范畴内的问题,而是涉及空间规划、产业布局、环境、民生、公共治理等一系列环节的系统性问题。
更重要的是,谈论乡村振兴,绝非就乡村谈乡村。就像看待上海,不能仅仅“立足上海看上海”一样,考量时下郊区的乡村振兴,需要将其置于城市整体发展的大格局下,重新看待郊区乡村的定位和功能。同时,在“乡村”做什么,也不只是乡村的事,而是牵动整座城市的事。
市委、市政府给予崇明生态岛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独特价值”定语,对其他郊区同样适用。仅就“战略定位”而言,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中,沪郊各区,就各有特殊方位。
李强前往的青浦、金山,都与江苏或浙江交界,在一体化合作方面已有探索。在金山区,李强特地察看了当地新建的“长三角路演中心”。
这处刚刚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多功能空间,有意成为一个为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要素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实现对接的服务平台。李强希望其“在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上下更大功夫,更好满足不同路演需求,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而青浦则同时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去年11月,习近平结束考察上海不久,李强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展开的首次专题调研,去的就是青浦。今年再赴青浦,与调研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安排在同一天,主题同样明确。
有些特别的是,国家层面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在编制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目前亦在研究制定中。较之去年,李强此行的推进意味,显然更浓。
此前,外界对示范区的关注,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强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建示范区,有望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经中央明确、可以在地方试点的改革举措,进行集中落实、率先突破、系统集成,以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标杆、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试验田、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
对整个上海的空间布局而言,西侧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同东侧的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亦有望构成“一东一西‘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更好发挥对外、对内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作用,做强上海为全国更好服务的大平台。
“上海对外开放,浦东新区特别是自贸试验区是重要载体;对内开放,特别是面向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一直缺少一个核心承载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补上了这个‘缺’。”李强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这样的布局,会给未来的上海提供全新的想象空间。
而未来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眼下的布局和推进。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对相关区和部门的考验,也可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