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城市化地区一般指城市核心区域以外的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渡性地区。半城市化现象在亚洲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特(超)大城市中表现最为突出。作为城市人口、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半城市化地区具有过渡性、动态性和不...
半城市化地区一般指城市核心区域以外的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渡性地区。半城市化现象在亚洲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特(超)大城市中表现最为突出。作为城市人口、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半城市化地区具有过渡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的基本特征,然而相关研究通常都从静态视角研究半城市化现象。本文以上海为例,基于“时空过程”的视角,通过定量方法对2000年至2015年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进行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并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检验半城市化对地区发展的作用,旨在为我国其他特(超)大城市以及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半城市化地区的管治提供经验借鉴。
1 理论综述
1.1 半城市化:状态VS过程
半城市化地区是全球化与地方化两种力量交互作用的地区。对于“半城市化”概念,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公认和统一的定义。相关学者主要从“状态”和“过程”两个方面来认识“半城市化”现象。前者以加拿大地理学家McGee为代表,他将半城市化定义为介于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一种发展状态。后者以Webster为代表,他在研究东亚地区的半城市化现象后指出半城市化是一种高度动态的过程。总体而言,半城市化可以概括为城市核心区域以外的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分散的和渐进的,在空间上表现为一种过渡的区域类型。
1.2 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方法
目前对半城市化地区的界定大多是基于半城市化的发展“状态”对其进行静态识别,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性方法的问题在于无法体现半城市化作为一种过程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动态变化;而通过定量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来定义半城市化地区相对更为科学和精确,但由于缺乏对应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给后期研究带来不便。
1.3 半城市化对周边地区的作用
经济方面,半城市化地区是经济增长迅速、最具活力的地区。相关研究表明,城市和农村人口的双向不断涌入加剧了半城市化地区的住宅和商业用地的矛盾争夺,推动了半城市化地区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其物质空间形态。
社会方面,半城市化地区流动人口大量集聚,使传统的农村社区瓦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治安混乱;其承载的半城市化人口因无法与城市社会融合,产生居住隔离与社会空间分异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环境方面,半城市化地区的建设用地沿交通干线、河流、城镇边缘快速蔓延,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耕地、水域、森林等生态用地面积锐减。此外,零散分布的小规模村镇工业企业往往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土地等资源的高消耗和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混杂交错、相互影响,造成半城市化地区的综合环境质量较差。
2 研究设计
2.1 案例地区及数据来源
作为我国东部长江三角洲最重要的大都市区之一,上海的城市化率已达到87.6%。随着经济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发展扩大以及上海都市圈体系的形成,上海郊区快速由原来的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发展和转型,城乡经济结构与空间景观边界日益模糊,形成了较大规模“亦城亦乡”的半城市化地区。
本文以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遥感图像数据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分析单元进行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的交叉分析。
上海市土地覆盖现状图(2000—2015年)
2.2 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
2.2.1 破碎度分析
半城市化地区工业、农业、居住等各种用地交错分布,土地利用相对于城市地区更加碎片化,且破碎度越高,半城市化现象越显著。
基于上海市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的栅格数据,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利用fragstats4.0,从分散度、聚合度和形状3个方面7个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整合,得到每个乡镇土地利用的综合破碎度指数,将其标准化至(0,1)区间。整体来看,自2000年至2015年,全市土地利用破碎度逐渐降低,且呈现自中心向外围推进的趋势。
景观格局指标选取
上海市各乡镇街道的土地利用破碎度(2000—2015年)
2.2.2 农业用地比例
半城市化地区相比于农业地区往往具有更低的农业用地比例。自2000年至2015年,上海全市各乡镇街道的农业用地比例逐渐下降,且下降的范围也呈现出自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
上海市各乡镇街道的农业用地比例变化(2000—2015年)
2.2.3 城乡连续体分类
将破碎度与农业用地比例进行整合,可以看出,2000年至2015年上海市各乡镇街道的破碎度指数和农业用地比例呈现动态变化,总体而言均呈下降趋势,然而城乡之间并未自发形成明确的界限,而是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城乡连续体”的状态。
上海市以乡镇街道为单元的半城市化地区的界定(2000—2015年)
基于经验数据和城市地区/农村地区人机交互验证,对城乡连续体进行分类,并通过设定阈值的方法对半城市化地区进行界定:
(1)农业用地比例>0.85为农业化地区,这一范围内乡镇街道的破碎度上升,体现出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
(2)农业用地比例<0.1,或0.1≤农业用地比例≤0.85且破碎度<0.1为城市地区,这一范围内土地利用整合程度高;
(3)本文对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的定义是以乡镇街道为单元,破碎度≥0.1,且0.1≤农业用地比例≤0.85的地区。
3
2000—2015年上海郊区半城市化地区的时空格局演变
3.1 总体格局:圈层+廊道式结构
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在2000—2010年间迅速扩张,2010年后变化趋于稳定。从全市来看,半城市化地区的变化总体呈现“圈层+廊道”式扩张态势,由上海市近郊向远郊扩展。这种演变模式可能与上海郊区高速公路建设以及工业区的外迁调整等因素有关。
上海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范围演变(2000—2015年)
3.2 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破碎度变化
上海半城市化地区的破碎度在2000—2015年间呈现下降趋势。多数远郊地区的破碎度逐渐升高,由农业地区转变为半城市化地区;个别远郊新城周边地区的破碎度也呈现下降或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其所处的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
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破碎度变化
将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破碎度与上海全市进行比较,2000—2015年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和全市的土地破碎度平均值和中位数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半城市化地区的破碎度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与全市土地破碎度中位数、平均值比较(2000—2015年)
3.3 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农业用地比例变化
各乡镇街道农业用地比例的变化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上海市郊区的半城市化进程。半城市化地区整体农业用地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71.4%下降至2015年的62.75%;半城市化地区各乡镇街道的平均农业用地比例也从66.4%下降至60.21%。
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农业用地比例变化(2000—2015年)
将半城市化地区与全市农业用地比例比较,2000年至2015年全市农业用地比例的下降速率高于半城市化地区,2005年后半城市化地区的农业用地比例超过全市农业用地比例。农业用地比例在2005—2010年间下降较快,反映出该时期半城市化地区的迅速扩张和农业地区的大量缩减。
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与全市农业用地比例比较(2000—2015年)
4 上海郊区半城市化对地区发展的作用
4.1 经济维度
半城市化地区确实是地方经济增长最快、最为活跃的地区,地区经济增长与半城市化地区范围扩张呈正相关。2000—2010年间半城市化地区GDP快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半城市化地区范围的迅速扩张;而2010年后随着GDP增速放缓,其空间地域范围也趋于稳定。
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各乡镇街道的GDP增长(2000—2015年)
上海市城市地区、半城市化地区及上海全市GDP总量及增长率(2000—2015年)
4.2 社会维度
从人口方面来看,半城市化地区是上海市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且半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建设用地增长。半城市化地区也是外来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虽然外来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仍然集中于城市化地区,但外来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集中于半城市化地区。
上海市各乡镇街道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变化(2000—2010年)
上海市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建设用地及人均建设用地(2000—2010年)
上海市各乡镇街道外来人口密度及比例分布(2000年和2010年)
从住房条件来看,与外来人口的大量集聚相对应的则是半城市化地区的大量棚户区以及其他“非正式”住宅。
上海市各乡镇街道住房无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分布(2000年和2010年)
4.3 环境维度
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建设活动可能对水域、农业用地等生态用地造成侵占与破坏,给周边地区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半城市化地区的水域面积先后缩减44.75 km²和8.39 km²,但2010—2015年水域面积扩大27.76km²,可能与这一时期城市政府在政策层面对于“生态修复”的重视程度上升有关。
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和水域变化(2000—2015年)
上海半城市化地区水域及农业用地变化(2000—2015年)(单位:km²)
5 结语
本文基于“时空过程”视角对上海的半城市化地区进行动态区域识别与特征分析,从而得出半城市化发展的格局演变过程及其对地区发展的作用。
与相关学者开展的东亚研究相似,上海郊区的半城市化地区也是区域人口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其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外来人口的大量集聚,与此同时产生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未来拟进一步对上海市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城乡二元体制、高速公路建设、工业区变迁和环境政策管控等对半城市化地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或可为我国特(超)大城市和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周边地区的城乡发展提供有效的规划战略、规划技术和政策工具。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20年第3期《“时空过程”视角下上海郊区半城市化地区的格局演变及其对地区发展的作用》,作者:陈晨、刘爽、颜文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