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邓崎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好比,大学生当保姆。保姆,一个类似“打杂”的工作,在很多人眼里甚至连正经职业都算不上;大学生,接受了十多年的正规教育,读了那么多...
邓崎凡
三百六十行,付出就有回报。
老话下去轻轻松松,大道理也每个人能懂,但一落入实际的事情上,却可能会遇到令人难以接纳的现象。如同,大学生当保姆。
保姆,一个类似“打下手”工作,在很多人看来就连正儿八经职业也算不上;在校大学生,接受十多年的正规教育,读过那么多书,做什么不太好,非要去干这个,合适吗?
鞋合不合脚,脚了解;工作中合不合适,做的人了解。有这么一个实例:29岁山东女孩刘宇大学生活音乐专科,曾经在日本留学一年,会小提琴、弹琴,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现在她在北京是一位全职的居家保姆。煮饭、清扫、辅导孩子课程……在这个行业一干便是5年。
近日,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但自己非常满意现在的工作:月收入过万,包吃包住,还能够收获很多物品。
类似刘宇这样的例子,这么多年愈来愈多。相对较高的收益、好的工作自然环境,再加上“我很喜欢”的心态,让不少人和刘宇一样,对这个工作拥有不一样常人的观点。
可就算“千金难买我想要”,但也会有局外人评价,这也是人才浪费。
“人才浪费论”一点都不新鲜的。海秋来当城管了,是人才浪费;医生去初中执教了,是人才浪费;名牌大学大学毕业生卖猪了,是人才浪费……在“人才浪费论”者眼里,仿佛没有不浪费人才的职业,仅有站云端出尘脱俗的“人才”。
就用“保姆”而言,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家政行业的供需缺口达一千多万人,未来五年高端家政保洁行业技术专业人才的空缺达到20万。顾客对学历和一技之长都非常看重,精典保姆更成为了销售市场“抢手货”。可以从非常大的人才要求前提下,中国设立家政专业的公办专科学校屈指可数,一些设立本专业的院校也面临着招收困难的难堪。大学生当“保姆”是人才浪费的争执一直此起彼伏。
“人才浪费论”的言外之意是,职业分三六九等,从业职业的人也由此能被分成三六九等。
职业本没有贵贱之分,但不同类型的劳动强度和收益多少,却取决于不一样职业在大家心里的标准和影响力。归根结底,家政工干部这一类的职业会被称之为“浪费人才”,缘故很有可能在于收益过低。
北京师范社会学院研究组于2019年6月至10月依次于北京、济南市两个地方,对1591名人政工干部开展采访,并公布调查研究报告。依据汇报,两个地方住家家政工日均工作时长超出13钟头。北京市、济南市采访的养老护理均值小时工资分别是14.8元/钟头和14.2元/钟头,仅为当地最少钟头工资待遇的61.7%和74.3%。
刘宇们是站在这一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人,尽管收入和运行状态使自己令人满意,却还是无法更改人们对行业固有印象,这迫不得已再次提醒大家:家政保洁行业的高速发展已经将领域组织建设甩在了后面。家政保洁行业的人才塑造、薪资待遇、职业准入条件和岗位晋升等服务体系已刻不容缓。
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最理想的职业”,但每一个人都能有“职业理想的”。社会发展应提供完成这类职业最理想的土壤层和条件。在一个持续发展的职业体系下,本人挑选哪种职业当以意向与能力为原则,而非以真实身份去界定与评价职业挑选。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够更加理直气壮地讲出这话:大学生当“保姆”,有何不可?
由来: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