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0 22:17:55 | 浏览:838
图为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新华社发
一滴水自天上来,落入大海,泛起层层涟漪。于是,在东海之滨长江口与杭州湾的交汇处,有了滴水湖——这个“滴”到地上的湖,总面积5.56平方公里,是我国在海滩上开挖的最大的人工湖。
一捧泥自海中来,吹泥成地,吹出了桥梁和道路,吹出了一座海滩新城——上海临港新城,吹响开发号角。
几天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滴水湖畔挂牌,这片土地成为上海拓展新一轮发展战略空间的承载地,成为上海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新的突破口。
临港的新使命背后,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和坚实担当。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梦想启航地,“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也有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和耐心,上海有追求卓越的心气和品格,也有破釜沉舟的拓荒精神和创业气质。
从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到2005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再到2013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014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2018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黄浦江畔,每一次改革都是大考,每一步创新都是领航——
上海之“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唯有更加自觉地把上海发展放到全国、全球的坐标系中思考谋划,方能更好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发展。
上海之“上”,有高度、有速度,也有温度,更好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实践中探路先行,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这是中央交付给上海的任务,是时代赋予上海的定位。
上海,是“创”出来的
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新华社发
“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在上海张江担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一年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上海对于创新的热切令他振奋:单是张江科学城,自1992年开园以来已经汇聚1.8万家企业,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在这里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