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一些手机软件推送的天气预报与气象部门发布的不同?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田洪军(8月16日摄)副热带高压把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罩住了”“今年的持续高温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关。”田洪军说,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副高北侧无强冷空气南下,副高南侧无热带气旋北上,使得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都被副热带高压牢牢控制。...
新华社上海8月17日电(记者董雪 刘颖)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今年上海的夏天,那就是“热”。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数据,上海7月10日出现今年第一个40摄氏度高温,刷新40摄氏度高温最早出现纪录;7月13日最高气温40.9摄氏度,追平高温历史极值;截至目前,今年40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有6天,创天数最多纪录……今年,上海刷新多项高温数据,创下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纪录。
为什么上海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多久?为什么时常高温、大风、雷电、暴雨、冰雹等“多警齐鸣”?为什么一些手机软件推送的天气预报与气象部门发布的不同?记者采访到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田洪军,请他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田洪军(8月16日摄)
副热带高压把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罩住了”
“今年的持续高温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关。”田洪军说,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副高北侧无强冷空气南下,副高南侧无热带气旋北上,使得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都被副热带高压牢牢控制。
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大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晴空少云,日照非常好,地面升温迅速,这种强盛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是今年出现持续高温的重要原因。具体来看,副热带高压就像一个稳固的“高温堡垒”,弱一点的冷空气也会“绕道走”,难以达到降温效果。
与此同时,伴随副热带高压而来的是午后强对流,这是上海近日午后经常下雷阵雨的原因之一。由于地表升温快,空气中的能量不断累积,气团被抬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发展成积云对流云团,最终形成降水。上海有丰富的江河湖海条件,除了为大气提供丰富的水汽之外,陆地的快速升温,使得海陆温差明显加大,这就形成了海陆锋效应,海陆锋或湖陆锋极易触发局地对流天气。
记者注意到,今夏,上海多次发布冰雹预警。“如果对流云团单体发展非常旺盛、高度很高,或有中层干冷空气侵入,就会形成冰雹。”田洪军说。
另外,在云团非常旺盛、高度很高的情况下降水,也容易出现大风。田洪军解释说,这种短时强降水往往会形成很强的下沉气流,“就像从很高的地方突然倒下来一大桶水,会感到有一阵风。”
8月16日拍摄的上海市气象局智能预报工作区
预测未来一周高温仍将持续
据田洪军介绍,未来一周副热带高压没有明显衰退迹象,高温天气仍将维持,8月24日开始,受西风槽东移影响,副高略有南落,上海降水过程增多,高温天气有望暂时缓解。
据最新资料预测,虽然与之前每天最高37摄氏度以上的气温相比,上海17日受雷阵雨影响气温有所下降,最高气温34摄氏度到35摄氏度,但是这只是暂时的。18日起气温再度攀升,19日至20日的极端最高气温仍可达40摄氏度左右。
面对持续高温,供水和供电十分关键。以供水为例,上海市日供水水量快速攀升,记者从上海市水务局获悉,8月15日上海市日供水量达到897万立方米,创今年日水量新高。6月至8月全市日均供水量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87%。不过相对全市每日1221万立方米的供水能力,上海的夏季高峰用水量仍有充分保障。
建议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
日前,一些手机软件推送的天气预报与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不同,且部分温度过高,引发关注。
“气象数据有严格的观测规范,是世界气象组织制定的全球统一的数据标准,并非随意观测就能获得,建议大家关注由气象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田洪军介绍说,一些手机软件推送的信息并非来自气象部门,不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
徐家汇站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气象观测站,这里测出来的气象数据代表上海市区的情况。记者在徐家汇站看到,一片草坪中放置着测量温度、湿度、风力、风速等数据的设备,自动测量到的数据实时汇总到气象系统中。
另外,田洪军就观测温度与体感温度不同进行了解答,体感温度不只与观测到的实际温度有关,还与风力和空气湿度密切相关。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湿度越大,体感温度也越高。
来源:新华社